历史性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五一二巨变(历史专题)
习近平强调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
【详细】
王勇:全面提升灾害综合防范能力 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美好生活
【详细】
习近平向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致信
新华社成都5月12日电 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1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会议致信。习近平指出,今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为国际社会开展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有益经验和启示。习近平强...
【详细】
习近平在汶川映秀考察 亲身体验当地“带劲”生活
新华网北京2月12日电1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前往汶川县映秀镇考察。在漩口中学遗址,向汶川特大地震罹难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敬献花篮,并三鞠躬。他叮嘱一定要把地震遗址保护好,使其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酥油茶、磨豆花、炸酥肉,总书记亲身体验映秀镇“带劲”的生活汶川县映秀...
【详细】
【奋进·巨变·展望】震后十年,他们重拾美好生活
5月4日至5日,“奋进·巨变·展望”探访汶川地震十周年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先后来到什邡和绵竹地区。“5·12”汶川地震中,什邡和绵竹人民都遭受了巨大灾难。十年间,他们铭记感恩、自强不息,在震后灾区的大地上重拾美好生活。红豆村村民叶代华在自家的小店 记者 韩雪颖 摄什邡师古镇红豆村因一棵1200...
【详细】
【奋进·巨变·展望】探访汉旺:满目疮痍寄哀思浴火重生速崛起
5月5日,“奋进·巨变·展望”探访汶川地震十周年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位于四川绵竹的汉旺地震遗址(公园)以及汉旺新镇。10年前,那场特大地震令汉旺镇满目疮痍;10年后,曾经的伤痛被重建的美丽新家园所替代。汉旺新镇,已然在重建中崛起。汉旺钟楼 记者韩雪颖 摄四川德阳市绵竹汉旺镇是“5·12”汶...
【详细】
【奋进·巨变·展望】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重灾区三次产业加快发展增加值均翻番
2008-2017年,39个重灾县服务业增加值情况四川新闻网成都5月7日讯(记者戴璐岭)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对灾区及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四川新闻网记者今日从四川省统计局了解到,十年来,地震灾区着力巩固和发展灾后恢复重建成果,认真落实《...
【详细】
【奋进·巨变·展望】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2017年末 39个重灾县城镇化率达到47.8%
四川新闻网成都5月7日讯(记者戴璐岭)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对灾区及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四川新闻网记者今日从四川省统计局了解到,十年来,地震灾区着力巩固和发展灾后恢复重建成果,认真落实《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的各项要求,进...
【详细】
【奋进·巨变·展望】探访映秀漩口中学地震遗址 全国网媒向遇难同胞献花祭奠
《汶川时刻》四川新闻网阿坝5月7日讯(记者余开洋李慧颖摄影报道)走进漩口中学大门,迎面就看到在地震中倾倒的教学楼废墟前,安放着一个硕大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纪念表盘,上面清晰地显示着地震发生的时间——下午两点二十八分。据悉,由于大地震导致教学楼剧烈摇晃,当时教学楼教室里的一面钟因为...
【详细】
【奋进·巨变·展望】看水磨镇涅槃重生 工业重镇成功转型康养旅游景区
水磨羌城四川新闻网阿坝5月7日讯(记者李慧颖余开洋摄影报道)伴随五月的微风,在汶川县水磨镇老人村,三三两两的游客行走在极具川西民居风格和羌藏风貌的老街中,在这里,随时能看到身着羌、藏、汉族服装的村民与游客热情地互动着,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卫生间从这条路直走下去右转。”得...
【详细】
【奋进·巨变·展望】“十年•邮爱”一路感恩 “请放心,我们现在都很好”
什邡七一中学学生送出祝福四川新闻网成都5月6日讯(记者余开洋李慧颖摄影报道)“请全国人民放心,我们现在生活的很好!”“支持我的朋友们,感谢你们对我的帮助,我会努力让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好,也希望关心和支持我的人也越来越好。”“十年蝶变,感谢有您!远方的亲人们欢迎您们常常回家看看。”…...
【详细】
共11条 1/1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