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2-15关于征求《湖北省地震安全性评...
- 2023-02-09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关于2023...
- 2023-02-06关于开展2023年度(第一次)地...
- 2023-01-17仙桃市艺术中心工程场地地震安...
- 2023-02-09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奋力谱写中...
- 2021-11-15湖北省地震局2022年度事业单位...
- 2020-12-21湖北省地震局2021年度事业单位...
在日常交际时,应用礼仪规范指导自己的交际活动,更好地向交往对象表达自己尊重、友善之意,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信任。
一、握手礼仪
在握手时,应本着礼貌待人,自然得体的原则,灵活地掌握与运用握手的时机和技巧,以显示自己的修养和对对方的尊重。
(一)握手的时机与场合
1.应该握手的场合
作为东道主,迎接或送别来访者,要握手,以示欢迎或欢送。
在宴会、舞会等重要社交活动开始前与结束时,要与来宾和主人握手,以示欢迎与道别。
遇到较长时间未曾见面的熟人要握手,以示久别重逢的欣喜。
偶然遇到同事、亲友时要握手,以示高兴与问候。
被介绍给不相识者,要握手以示自己乐于结识对方,并为此深感荣幸。
向他人表示恭喜、祝贺时,要握手以示贺喜。
他人向自己表示恭喜、祝贺时,要握手以示谢意。
得悉他人患病、遭受挫折或家人过世时,要握手以示慰问。
拜访他人后,在辞行时,要握手以示希望再会。
2.不应握手的场合
对方手部有伤。
对方手里拿着较重的东西。
对方忙着别的事,如打电话、用餐、主持会议、与他人交谈,等等。
对方与自己距离较远。
双方所处的环境不适合握手。
(二)握手的先后顺序
1.年长者与年幼者握手,年长者应首先伸手。
2.长辈与晚辈握手,长辈应首先伸手。
3.老师与学生握手,老师应首先伸手。
4.女士与男士握手,女士应首先伸手。
5.已婚者与未婚者握手,已婚者应首先伸手。
6.社交场合的先到者与后来者握手,先到者应首先伸手。
7.职位、身份高者与职位、身份低者握手,前者应首先伸手。
8.一些特殊情况的顺序
(1)社交场合同时与多人握手,应讲究先后次序,应先尊后卑,先女后男,先近后远,依次进行。
(2)接待来访者,主人应首先伸手与客人相握;客人告辞时,则客人应首先伸手与主人相握,前者是表示欢迎,后者是表示再见。
(三)握手的方式
握手的标准方式是双腿立正,上身略向前倾,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与对方相握。握手时用力要适当,时间要适度。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神态
(1)与人握手时,应神态专注,热情、友好、自然;应面含笑意,目视对方眼睛,热情问候。
(2)在握手时,伸手不能迟缓,也不能一边握手,一边东张西望,或忙于跟别人打招呼。
2.注意姿势
(1)握手时,应起身站立。
(2)握手时,彼此之间的最佳距离为1米左右,握手时双方均应主动向对方靠拢。
3.注意手位
(1)单手相握。用右手与人单手相握,是最常用的握手方式。手掌垂直于地面称为平等式握手,表示自己不卑不亢;掌心向上,表示自己恭谦、谨慎,这一方式称为友善式握手;掌心向下,表示自己感觉甚佳,自高自大,这一方式称为控制式握手。
(2)双手相握。即用右手握住对方右手后,再以左手握住对方右手的手背。这种方式,使用于亲朋好友之间,以表达自己的深厚情意;不适用于初识者或异性,那样,会被误解为讨好或失态。
4.注意力度
为向交往对象表示热情友好,握手时应当稍许用力。与亲朋好友握手时,所用的力度可以稍微大一些;而在与异性及初次相识者握手时,则应适当减轻力度。
5.注意时间
与他人握手的时间不宜过短或过长,一般应在3秒钟内,握手时间过短,会有轻蔑之嫌;握手时间过久,会有虚情假意之嫌,对异性则被怀疑为非分之想。
6.握手应注意以下细节:
(1)多人同时握手时应按顺序进行,忌交叉握手。
(2)不应戴着墨镜、口里嚼着口香糖与别人握手。
(3)握手不能用左手(右手有残疾者除外)。
(4)握手时男士要摘手套、摘帽子,但女士如带着薄丝纱手套,则不必摘下。
(5)握手后不要立即揩拭自己的手掌。
(6)握手时不要将另外一只手插在衣袋里或拿着东西不肯放下。
(7)握住对方的手时,不应长篇大论,也不要与其他人交谈。
(8)通常情况下,不能拒绝与对方握手,但如果手上有水或不干净时,应谢绝握手,同时必须解释并致歉。
二、介绍礼仪
(一)自我介绍
1. 应在对方有空闲,情绪较好,又有兴趣时,进行自我介绍。当发现对方没有结识兴趣时,赶紧打住,以免自讨没趣。
2.应主动打招呼问好,然后说出自己的姓名、身份;也可以一边与对方握手,一边作自我介绍;还可以利用名片、介绍信加以辅助。
3.态度应亲切自然、友善随和。
4.应做到简约、得体。
5.应实事求是,不可自吹自擂,夸大其词。
(二)他人介绍
他人介绍是为彼此不认识的双方互相进行引见,或把一个人引见给其他人的一种介绍方式。
他人介绍应注意以下细节:
1.在介绍之前,应先征得被介绍者同意后再介绍;尤其是将女士介绍给男士时,应先征得女士的同意后再介绍。
2.在介绍时,应先向被介绍的双方打招呼,双方应起身或欠身,以表示相互尊重。介绍后,双方应趋前主动伸手与对方握手,可寒暄几句,并可以相互交换名片。
3.介绍时应注意顺序,应先将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将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将客人介绍给主人、将男士介绍给女士。
4.介绍时,举止要端庄得体,面带微笑,目视对方,不能背对任何一位。介绍时应用手示意,但不可用手指头指指点点。
5.介绍后,不要马上离开,应略停片刻,引导双方交谈后再离开。
(三)集体介绍
集体介绍,是指为多人所作的介绍,介绍时应注意措辞、方式和顺序。
1.应注意用规范、准确的措辞,不要用简称或易生歧义的简称。
2.在演讲、报告、比赛、会议时,只需要将主角介绍给大家。
3.若一方人数较多,可采取笼统介绍的方式。
4.若被介绍的不止双方,需要对被介绍的各方进行位次排列。应注意越是正式、大型的交际活动,越需注意介绍的顺序。
5.一般的排列方法是:
(1)以其负责人身份为准。
(2)以其单位规模为准。
(3)以抵达时间的先后顺序为准。
(4)以座次顺序为准。
(5)以距介绍者的远近为准。
三、致意礼仪
见面致意,是对人表示一种友好和尊重;相反,则会被认为是傲慢、无礼、没有教养。
(一)致意方式
1.点头致意
点头致意,就是在公共场合所用微微点头表示礼貌的一种方式。采取点头致意的场合:
遇到领导、长辈时。在一些公共场合遇到领导、长辈,一般不宜主动握手,而应采用点头致意的方式。这样既不失礼,又可以避免尴尬。
遇到交往不深者。和交往不深的人见面,或者遇到陌生人又不想主动接触,可以通过点头致意的方式,表示友好和礼貌。
不便握手致意时。一些场合不宜握手、寒暄,就应该采用点头致意的方式。如与落座较远的熟人等。
比较随便的场合。一些随便的场合,如在会前、会间的休息室;在上下班的班车上;在办公室的走廊上,不必握手和鞠躬,只要轻轻点头致意就可以了。
2.鞠躬致意
鞠躬一般在隆重、庄严的场合使用,表示感谢、道别、致意。鞠躬一般要脱帽,身体直立,目光平视,身体上部适当向下弯,角度不宜过大。采取鞠躬致意的场合:
讲话前后。演讲人在演讲前和结束讲话后,通常要鞠躬致意,表示对听众的感谢和敬意。
领受奖品。得奖人在领受奖品时,要对颁奖人鞠躬致意,感谢鼓励。
道别告别。如出远门与亲人、朋友道别;在遗体告别仪式或追悼会上,与逝者告别,可以行鞠躬礼。
3.鼓掌致意
鼓掌致意是在热烈、隆重的气氛中,表示欢迎、赞成、感谢的一种礼节。规范的鼓掌是左手手指并拢,手掌自然伸直,掌心向内或向上,拇指自然松开,右手手指并拢,用右手手指击打左手掌心。但注意不要合十鼓掌;不要五指分开鼓掌。
4.举手致意
举手致意,一般用来向他人表示问候时使用的举止。举手致意要伸开手掌,掌心向外,面向对方,指尖向上。当看见熟人又无暇分身的时候,举手致意可以立即消除对方的被冷落感。
(二)致意规则
1.男士应先向女士致意。
2.年轻者应先向年长者致意。
3.下级应先向上级致意。
在行非语言致意礼时,最好同时伴以您好等简洁的问候语,这样会使致意显得更生动、更具活力。
四、名片礼仪
在社会交往中,使用名片要合乎礼仪规范,做到注意场合,注意顺序,谨慎选用,不失礼节。
(一)名片的内容
名片通常印有姓名、职务、职称、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办公电话、住宅电话、手机号码、传真号码等,使对方看到名片一目了然。
(二)名片的放置
名片应放置在较为精致的名片夹里。男士在穿西服时,可把名片夹放在左胸内侧的口袋里。不穿西服时,名片夹可放在自己随身携带的小提包里,不要把名片放置在腰部以下位置。
(三)名片的递送
1.由职位低的先向职位高的递名片;男士先向女士递名片;晚辈先向长辈递名片。当双方不止一人时,应先将名片递给职位高或年龄大者;如果分不清职位高低和年龄大小时,应由近到远。
2.递送名片时,应面带微笑,双目注视对方;如果是坐着,应当起身或欠身。将名片正面朝向对方,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握住名片上端的两角送给对方,并说这是我的名片,请多关照等寒暄语,不应一言不发。
3.如果自己的姓名中有生僻的字,应将自己的名字读一遍。
4.不要用手指夹着名片给人,切勿用左手递送名片。
5.不要将名片背对着对方或是颠倒着对着对方。
6.不要将名片举得高于胸部。
(四)名片的接收
1. 接收他人名片时,应尽快起身或欠身,面带微笑。用双手接住名片的下端两角,仔细看一遍,并说谢谢、认识您很高兴等寒暄语,然后再放入上衣口袋。
2. 如果接受了对方名片而自己没带,则一定要向对方解释。
3. 与多位客人见面时,可暂时将接收的多张名片放在自己桌前排列好,以便提示自己。放在桌上的名片上面不应再放其他物品,会谈或宴会结束时一定要带上,不要遗忘。
五、交谈礼仪
交谈不仅需要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需要尊重对方、谦虚礼让、善解人意、因势利导等良好的礼仪修养。
(一)交谈的态度
从某种程度上讲,交谈的态度有时甚至比交谈的内容更为重要。
1.注意语言
在日常工作中,应该自觉采用普通话。在外事活动中,可以使用英语,但在正式的官方活动中,必须使用普通话,以体现一个主权国家的尊严。
2.注意语音
在公共场所与人交谈,必须有意识地压低自己说话的音量,粗声大气不仅有碍于他人,而且也说明自己缺乏教养。
3.注意语态
(1)在自己讲话时,要不卑不亢,恭敬有礼;在别人讲话时,要专心致志,洗耳恭听。
(2)表情应与谈话的内容相配合。与领导谈话,应恭敬而大方;与同事谈话,应礼貌而谦虚;与群众谈话,应亲切而温和;秉公执法时,应严肃而认真。
(3)谈话时,应当表情认真,目光直视对方。若要表示自己对对方观点的支持、赞同或理解,则可以点头微笑。
(4)在与对方谈话时,不应左顾右盼或是双手抱在脑后,因为这些动作往往给人心不在焉或者目空一切的感觉。
4.注意语速
与人交谈时,语速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既快慢适宜,舒张有度,又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匀速。这样,不仅可以使自己的语言清晰易懂,而且还可以显示出自己胸有成竹,有条有理。语速过快、过慢,或者忽快忽慢,会给人一种没有条理、慌慌张张的感觉。
(二)交谈的语言
1.力求通俗易懂
◆ 语言应以务实为本,切不可满口之乎者也,滥用书面语言或名词典故。
◆ 在与普通群众交谈时,应充分考虑到对方的职业、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具体。如果官话连篇,不仅有碍于信息的传达,而且容易脱离群众。
2.讲究文明礼貌
(1)尽量使用尊称,善于使用一些约定俗成的礼貌用语,如您、谢谢、打扰了、再见等。
(2)交谈时不可意气用事,以尖酸刻薄的话对他人冷嘲热讽,也不可夜郎自大,处处教训指正别人。
(3)尽量避免一些不太文雅的说法,对于一些不宜明言的事情可以用委婉的词句来表达,多用一些约定俗成的隐语。例如,想要上厕所时,宜说对不起,我出去有点事或说不好意思,我去打个电话。
(三)交谈的技巧
交谈技巧,是建立在对对方感情、人格和自尊心的尊重上。委婉含蓄、幽默得体是最重要的交谈技巧。
要善于察言观色,寻找对方情绪高、心境好、有兴趣的心理时机进行交谈,形成和谐气氛。
要善于用对方感兴趣、有研究体会、又乐于谈论和发表看法的内容吸引对方,巧妙制造交谈的氛围。
要注意以轻松平和、宽容理解的态度和心境感染对方。可使用生动活泼、适度幽默的语言,活跃交谈气氛。
(四)交谈的忌讳
1.交谈时不宜选择的话题:倾向错误的话题;令人反感或格调不高的话题;涉及国家或行业秘密的话题;涉及个人隐私的话题;捉弄对方、非议别人的话题。
2.谈话时应实事求是,既不能自吹自擂,也不要妄自菲薄。
3.交谈时应专心聆听别人讲话,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谈话。
4.交谈时应礼让对方:
(1)不要独白。应多给对方发言的机会。与多人交谈时,应照顾到在场的每一个人。
(2)不要抬杠。不能固执己见,强词夺理。谈话中应明确说出自己的看法,冷静对待不同意见。
(3)不要冷场。积极与对方合作,冷场时设法打破僵局,可以转移旧话题,引出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