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地震监测预报继续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唐山时强调,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地震灾害是地球上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而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二十世纪,我国因地震死亡人数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二分之一。新世纪以来,汶川、玉树、雅安、九寨沟地震相继造成极其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
监测预报是地震部门的核心工作,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关键环节,是开展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和地震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是党和政府的必然要求,是人民的群众的殷切期望,也是法律赋予地震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湖北虽然是属于中等地震灾害区,但有史载以来全省80%以上的县市不同程度的遭受过地震灾害的侵扰。据不完全统计,自公元前143年有地震记载以来,发生过6级以上强震3次,4.7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及邻省强震波及近40次(省内33次)。近五年来,湖北发生多次破坏性地震:2013年12月16日,巴东发生了5.1级地震;2014年3月间,秭归郭家坝连续发生4.7级、4.5级地震;2017年6月16日、18日秭归巴东交界发生4.3、4.1级地震。
湖北省地震局承担着湖北省及邻区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近五年来,在全省地震工作者的努力下,我省的监测预报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

湖北省地震构造图
五年来,我省不断优化地震监测台网布局,完善监测设施和技术系统,建设深井观测台站,提高地震监测能力。湖北省数字测震台网现有数字测震台站38个,其中5个国家数字测震台、33个区域数字测震台。湖北省前兆台网由1个区域前兆台网中心、20个前兆观测台站构成。近几年台网正常运行率均在98%以上。完成自动地震速报服务系统建设,极大地提高了观测精度和分辨率,使全省监测能力达到M1.5级,测震台网的地震参数速报时间缩短到10分钟,自动速报系统工作时间缩短到3分钟,地震定位精度达到一级。

|
湖北省测震台站分布图 |

|
湖北区域地震前兆台网台站空间分布图 |

|
湖北省现有强震及烈度台站分布图 |
全面推进地震信息综合服务
加强信息节点建设,积极推进地震信息向市县地震主管部门的快速发布。组织开展市县地震局(办)硬件信息技术平台安装调试工作,目前已有17个市级和46个县级信息平台投入运行,13个地区建立灾情调查评估系统。通过该平台,市县地震管理部门可快速获取地震震情、灾情等信息。编制《湖北省地震自动速报服务方案及工作细则》,规范了地震自动速报系统和地震信息发布系统。
完善水库地震管理
专用地震监测台网不断完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丹江口库区诱发地震监测系统投入使用,长江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完成改造升级;为保障三峡每年顺利完成175米实验性蓄水,我局每年定期开展精密重力测量两期、GPS流动测量一期和跨断层短水准测量两期,每两年定期开展跨断层激光测距一期,运行质量得到了三峡总公司的认可。
2015年,结合湖北省水库地震监测台网建设、运行、管理等实际情况,我局制定了《湖北省水库地震监测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并组织有关专家前往丹江口市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宣传《水库地震监测管理办法》内容与要求。

GNSS观测风餐露宿

水准测量风雨无阻

精密重力测量仪器安全重于泰山

激光测距披荆斩棘
加强全省地震监测台网管理
完善地震监测台网管理制度。先后制定了《湖北省流动监测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湖北省市县地震台站运行管理办法》《湖北省市县信息节点运行管理办法》《湖北省地震监测预报工作质量奖惩办法》。
做好观测资料质量检查。每年定期组织召开观测资料质量检查评比会,各学科专家对测震和前兆观测资料、信息节点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在2010年至2016年全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质量统评中,我省地震监测预报工作质量稳步提升。
积极推进会商机制改革
按照中国地震局有关震情会商机制改革要求,制定了《湖北省震情会商改革实施方案》。针对我省地震分析预报工作的现状,吸纳基地科研人员参加震情会商,充分发挥局(所)的学科优势。通过视频会商系统让地震台站及市县地震部门参与地震会商,在提高地震分析预报工作质量方面做了多种尝试,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震情会商技术流程和工作思路。
定期召开周会商、月会商、应急会商,年中会商、年度会商等各类会商会,及时更新各类前兆和地震学相关数据,落实地震前兆异常和宏观异常,随时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切实做到地震会商不走过场。

地震会商科学严谨
探索中心地震台站运行管理机制
为深化地震监测台站运行管理体制改革,制定了中心地震台试点方案,分别成立了武汉、宜昌、襄阳、恩施4个中心台,各台站结合实际,制定了台站值班、应急、安全保卫、卫生、车辆、计算机、专家公寓等管理制度。
2016年,我局申报了武汉台、宜昌台为中国地震局候选地球观象台。
不断完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争取中国地震局台站优化改造和灾损恢复重建项目,同时筹集资金用于改善地震台站基础条件。近几年来,我局完成了武汉、黄石、丹江、红安、九宫山、恩施、黄梅地震台形变山洞、黄梅地下流体台站等台站改造;宜昌、黄梅、钟祥和郧县台的围墙维修;钟祥台供电改造;襄樊、丹江台新综合观测楼防雷建设;宜昌台、黄梅台和黄梅流体站综合防雷改造等任务。改造后的地震台站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台站职工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条件都得到了大幅改善,为我省监测预报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武汉基准地震台电磁观测项目受武汉地铁建设影响,需迁址重建。2010年,在应城市汤池选定台址后,经过几年的努力,2016年,完成了应城地震台的建设任务,现正在对比观测之中。


应城地震台实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