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身连接要牢固 楼板最好用现浇
圈梁好似木桶箍 整体防震效果好
抗震经验说明,由砖墙、楼板组成的砖混结构,只要整体性好,对薄弱、易损部位做了加强,就可以达到良好的抗震效果。
一、墙身连接要牢靠
纵横墙如果连接不好,就像一片一片单片墙,地震时外墙容易外闪、倒塌。
1. 纵、横墙交接处要同时咬槎砌筑。不能同时砌筑时,应砌成踏步式斜槎,严禁用直槎和马牙槎。


2. 坡屋顶的内、外山墙过长时,要在中部设扶壁
3. 沿外墙伸出屋面的矮墙叫女儿墙。无锚固的女儿墙最大高度不能超过0.5米。;如女儿墙伸出高度大于0.5米时,要在房屋出入口处作锚固。
4. 门、窗、洞口不能用无筋砖过梁,最好用钢筋混凝土过梁。
5. 烟囱不能做在墙身内,可以附在墙身外,并与墙同时搭砌。
6. 砌砖墙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小于M5,强度等级太低,不能把砖粘在一起,作用就不大。在砖缝中铺放钢筋时,不能低于M7.5。砖的强度等级为MUl0。
二、圈梁是个好办法
在砖墙的楼层、屋面处设闭合的钢筋混凝土梁叫圈梁。它好似木桶上的铁箍,在加强房屋整体性上可起到很好的作用。经历过地震的人,把它叫作救命梁。

设置部位:
在楼层、屋盖处外墙上做成闭合外圈;同时,在内墙同一标高处,间距不大于7米处,也可在所有承重墙上设内墙圈梁,并与外圈连成整体。
三、楼板
1. 现浇板比预制板整体性好。阳台、挑檐、外廊、雨篷等外挑部分,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
2. 现浇板在墙上搁置长度不小于12厘米。
3. 预制板板端伸进砖墙中的长度不小于10厘米;预制板搁在圈梁上的长度,不小于8厘米。
四、构造柱
在纵、横墙相交处,砌墙时留出位置,然后用钢筋混凝土浇成的柱子,叫构造柱。它可以提高砖墙的抗震能力,并可起到约束砖墙作用。

1. 砌墙时在构造柱处留出马牙槎,并按要求铺设砖缝拉筋。
2. 构造柱钢筋在下部要锚入基础圈梁中40厘米;在楼层处,上、下钢筋相互搭接40厘米。
3. 构造柱要与圈梁、现浇楼板浇成整体。
五、楼梯
地震时,楼梯是人员疏散的通道,对做法也有要求:
1. 楼梯周边要用24厘米厚的墙。
2. 不应采用由墙上悬挑踏步板的做法,也不应采用无筋砖砌拦板。
六、坡屋顶
用硬山搁檩时,山墙顶最好做钢筋混凝土卧梁,在搁檩条处作成平台,檩条端部用螺拴锚固。